返回顶部

英国17世纪

[复制链接]
DavidretLv.8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8-7 09:03:34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1603~1660)

在英国历史上,17世纪前60年,是一个动荡不安,风云际会的时代:期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英国清教革命。事实上,早在16世纪末,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晚期,英国社会已危机暗伏。1588年,英国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主的地位。外患既去,内忧渐起,一致对外时被搁置一旁的种种矛盾逐渐暴露了出来,并迅速激化:以宗教改革为目的的清教实力日益壮大,矛头直指黑暗腐败的国教;议会和王权间摩擦频繁,新兴资产阶级羽翼渐丰,不甘雌伏于王权之下;兼之两任斯图亚特王(Stuart Kings)詹姆士一世(James Ⅰ,1566~1625)和查理一世(Charles I,1600~1649)缺乏政治才能,政府腐化,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1642年英国内战终于爆发。1649年,保皇党大败,查理一世被议会激进派送上了断头台。然而,随后成立的共和政府实际上是处在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之下,人们对严酷的清教统治渐感失望。1660年,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Ⅱ,1630~1685)回国,斯图亚特王权复辟。虽然从表面上看,复辟后的国家结构与大革命之前并无二致,但这一历史性的大变革却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英国从一个君权至上的严格的等级社会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多种实力并存的物质社会。

17世纪上半叶,影响英国的不仅是清教革命,一场思想革命也在悄然展开。现代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大胆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观念。英国在60年代初成立了科学团体“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人们热衷于进行天文、医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如果说大革命有形地摧毁了王权统治,那么这些早期的科学探索则在无形间从思想上摇捍了君权神授的等级世界观。在这两股势力的合力下,英国社会向多元化发展。

社会的动荡,思想的革新,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丽莎白时代华丽铺排的文风不见了,自信乐观的口吻消失了,对“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的浪漫向往被人所淡忘。17世纪的作家们身处在一个多种价值观念激烈交锋的时代,他们富裕这个时代的文学崭新的内涵。

首先,17世纪,玄学派诗歌异军突起。这派诗人虽然继承了伊丽莎白时代诗歌复杂精妙的语言特色,却尽弃那一时代甜腻空乏,故作优雅的文风。他们的诗歌较口语化;韵脚复杂,不规则;思辨性强,涵盖面广,天文、地理、哲学、物理皆可入诗;充满了奇思妙想(conceit),将各种看似毫不相干的意象冶于一炉。塞缪尔?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

n,1709~1784)批评这派诗人将杂七杂八的思想拉到一处,全凭蛮力(The most heterogeneous ideas are yoked by violence together.)虽然玄学派诗人的确有卖弄学问之嫌,喜欢语出惊人,但是,约翰逊博士所指的“蛮力”(violence),恰恰揭示出这类诗作里隐藏着裹挟一切的巨大能量;那些看似庞杂无章的意象恰恰是这个动荡混乱的时代的一种反映。玄学派诗人正是通过复杂的哲学思辨试图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加以再现。难怪他们的作品在20世纪初同样身处动荡时代的现代派诗人中找到了共鸣。玄学派诗人中的佼佼者是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他们创作《歌与短歌》(Songs and Sonnets)和《圣十四行诗》(Holy Sonnets)闻名于世。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1593~1633)被誉为“玄学派诗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代表作是《圣殿》(The Temple).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1621~1678)的“花园”(The Garden)和“致他羞怯的女友”(To His Coy Mistress)都是英国是个不可多得的精品。虽然马维尔的想象没有多恩那么瑰丽突兀,但他的诗风平静清新,有一种庄严典雅之美。

这一时期另一个主要诗歌流派以本?琼生(Ben Jonson,1573~1637)为领袖,人们称他们为The Tribe of Ben.因为这派诗人(Sons of Ben)多是乡绅出身,有保皇倾向,又称“骑士派诗人”(the Cavalier Poets)。他们的诗歌追循古典主义原则,推崇理性和谐和规律,讲究古典精炼的形式和严格的韵脚,对其后兴起的新古典主义(Neo-Classism)诗歌,尤其是德莱顿(John Dryden)和蒲伯(Alexander Pope)的作品,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代表人物本?琼生的诗歌简洁明快,表达干净洗练,说理确切有力。他的继承者罗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1591~1674),约翰?塞克林(John Suckling,1609~1641)和理查德?勒夫莱斯(Richard Lovelace,1618~1657)则文风优雅,措辞精妙。他们的作品流露出一种贵族式的淡然,缺少了琼生的严肃,却完整保留了琼生讲究琢磨,推崇精细的特色。

进入17世纪,伊丽莎白时代最为盛行的文学形式——戏剧,受到了清心寡欲的清教徒和道德家的强烈抨击,戏剧家们不得不依附于宫庭权贵,寻求他们的庇护。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以复仇剧和闹剧式的喜剧为主,充满了暴力、血腥、疯狂、腐败和恣肆的激情,其中最成功的作品要数本?琼生的喜剧。琼生的喜剧专门讽刺社会,抨击时代,剧中人物多受某中气质(humours)或情欲的支配,无法自控。他的喜剧中既有高雅的古典主义成分,又有低俗的滑稽荒诞的玩笑,充溢着活力,开创了英国喜剧的传统。他的代表作有《狐狸》(Volpone,1606首次上演),《炼金士

》(The Alchemist,1610首次上演)等。1642年,清教革命爆发,剧院被迫关闭,直到1660年王权复辟后才重新开放,戏剧这种伟大的艺术形式走下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巅峰。

17世纪上半叶,是英国散文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多种思想激烈冲突的时代,散文以它灵活的形式,宽广的适应范围,为人们提供了阐发个在观点的最快捷方式。这一时期的宗教纷争造就了一批伟大的布道者。兰斯洛特?安德鲁斯和约翰?多恩的布道文在英国散文中独具一格。这个时代还产生了出色的散文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他用短小精悍的随笔(essay)形式,分析处世之道,探讨人生哲理。他的散文笔锋犀利,文字简炼质朴,风格凝重,比喻虽不多,但形象生动。尽管培根的散文重说理,重简洁,但是17世纪上半叶的散文仍以华美的“巴洛克”风格为主导。医生出生的托马斯?勃朗(Thomas Browne,1605~1682)的《医生哲学》(Religio Medici)、《瓮葬》(Urn-burial)等作品虽然缺乏培根式的缜密的逻辑思维,但文字郁茂,行文细腻,是诗意的散文。罗伯特?伯顿(Robert Burton,1577~1640)的《忧郁的解剖》(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1621)辞章华丽,想象怪诞,或幽默或夸张或愤懑,情感多变。这个时代还诞生了传记散文家伊沙克?沃尔顿(Izaak Walton,1593~1683),日记作家塞缪尔?皮普斯(Samuel Pepys,1633~1703)和撰写《天路历程》的清教作家约翰?班扬。

当然,17世纪英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非约翰?米尔顿(John Milton,1572~1631)莫属。他的作品中包括英国文学中最精美的十四行诗,最优秀的田园挽诗(Lycidas,1637),最伟大的史诗(Paradise Lost,1667)。他的散文雄辩,气势磅礴,堪称英国散文经典之作。他是这个时代在文学方面的集大成者。

17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文学,依稀带有文艺复兴时代的痕迹,但它更孕育着变革,孕育着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虽然这一时期的历史跨度不过才短短的60年,却为英国文学史这幅长卷增加了它独特的色彩和图案。




上一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下一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读后感政治作业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英国17世纪

中发现Ni: 英国17世纪
中发现Ni: 英国17世纪
中发现Ni: 英国17世纪
中发现Ni: 英国17世纪
中发现Ni: 英国17世纪
中发现Ni: 英国17世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雅宝知识库(yabaojy.com)--是一个聚焦知识付费的平台,包括在线教育、文档下载、作业答案、网课答案、考试资料、形考任务答案、行业资料、毕业论文、同时还包括问答平台、资料文库、课件下载等,是一个综合在线学习知识分享交流平台。
  • 企业微信

  •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