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raborvap 发表于 2023-8-12 15:44:59

小学篮球行进间上篮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篮球课教学设计
郑州市郑东新区艺术小学刘发银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为准则,以掌握篮球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化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提高、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学习目标,根据篮球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在教学中以“行知”教学法为突破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使学生学会、会学,提高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一提起篮球就会想到篮球场上的活泼,愉快跑动、激烈对抗、投篮等场面,其独特的空间、平面,立体对抗效果使篮球有着独特的魅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通过对篮球的学习,能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爆发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篮球运动对增进身体健康、活跃身心、增长知识、开发学生的智慧和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充满激情的他们童趣未泯、活泼好动、勇于挑战、善于表现,对篮球新动作技术的学习可以说既新奇、喜欢,又充满了期待。由于他们在低年纪阶段已经有过田径、篮球的运球等技术动作的学习经历,此时的他们具备学习篮球行进间上篮的基础。
四、设计思路:
1.通过篮球热身操的课前热身准备,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和熟悉球性,通过助跑摸高调动学生的运动机能与状态,为行进间上篮学习做好准备。
2.在行进间上篮的教学中,让学生切实根据自己的能力,组织分组间的练习与对比比赛,提高了学生在练习中的兴趣,同时增强了练习的正效应。
3.在新教材的传授时,教师一改往日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自由体会,然后再讲解示范,总结出行进间上篮的技术要领。进一步加强学生思维
的开发,同时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让学生在练习时的交流更畅通,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策略选择:
(一)教法设想
根据本课所选择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提示法:
在课的开始热身部分的篮球热身操,学习提高部分的行进间上篮教师运用讲解,提问,并提示的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示范法、纠正错误与帮助法:
(1)在做篮球热身操和过障碍的行进间上篮练习,教师均采用了示范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在做行进间上篮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指出技术动作的错误,避免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采用了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
3、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法、小群体学习法:
在行进间助跑摸高的练习和行进间上篮的练习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小组间的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助于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二)学法设计: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通过体育教师主导作用和体育骨干的带动,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去。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5分钟)
1.课堂常规(2分钟)
(1)教学活动
①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②宣布课的内容,提出要求
③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组织措施:队列队形如(图1)四列横队集合(按高矮顺序排列,女生站在一、二排,男生站在三、四排)
△△△△△△△
△△△△△△△
○○○○○○○
○○○○○○○

(图1)
(3)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2.篮球热身操操 4X8 (3分钟)
第一节:头部运动
要求:双手持球放于身前,身体直立、双脚并拢,点头时动作有力幅度大,头部绕环时幅度大,速度慢。
第二节:头上振臂和体前屈
要求:双手持球、手臂伸直、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前四拍在头上振臂,后四拍做体前屈,动作有力幅度大。
第三节:体转运动
要求:双手持球于胸前,肘关节抬平,双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转体时全脚掌着地,动作有力幅度大。
第四节:正压腿
要求:双手持球并端平,上体直立,重心落在支撑腿上,后脚蹬直,髋关节向下运动。
第五节:侧压腿
要求:双手持球放于地面,上体直立,重心落在支撑腿上,运动腿要伸直。第六节:踝关节与膝关节运动
要求:双手持球放于脑后,前两个八拍双脚并拢屈膝弹动,后两个八拍双脚开立做踝关节绕环运动,动作有力幅度大。
⑴、教学活动
①集合整队,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全体学生面向教师,队形如(图2)。
②教师讲解示范(背面与镜面示范),强调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③学生跟着教师口令一起,注意模范教师动作。
⑵组织措施
学生成四列横队广播体操队形散开,全体学生面向教师,队形如(图2)。
△△△△△△△
△△△△△△△
○○○○○○○
○○○○○○○

(图2)
⑶要求:动作应舒展大方、协调有力,节奏感强。
(二)学习提高部分(30分钟)
1.助跑摸高 (5分钟)
动作要领:自然摆臂助跑,步幅大有节奏感,动作有力有弹性,起跳时踏跳腿全脚掌着地,右腿屈膝上台,重心向上提,手臂伸直。重点:起跳时,踏跳腿迅速踏跳发力,重心向上提,动作舒展,重心高,腾空时间长。难点:灵活运用在不同助跑速率的情况下增加腾空时间与踏跳高度。
(1)教学活动
①教师质疑:跑步时,重心一直都是向前,怎么在起跳时重心向上提?
②学生讨论、尝试、练习。
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并强调动作重点与难点。队形如(图1)
④学生分组练习(女同学一组,男同学一组,分别在篮球场的各半场,循环练习)场地布置:如(图3)。
(图3)
2.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学习(25分钟)
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向前跨出时持球护球,接着迅速上左脚起跳,右腿屈膝上抬,同时举球至头右侧,腾空后,上体稍后仰,当身体跳到最高点时,右手臂伸直,用手腕前屈和手指力量将球投出。
动作要点:一跨大步接球牢,二跨小步用力跳,三要翻腕托球举球高,四要指腕柔和用力巧。重点:行进间运球和三步单手肩上投篮两动作的衔接。难点:跳起投篮时,腾空高度和控制身体的平衡及投篮出手动作连贯柔和。
(1)教学活动
①教师讲解示范,学生仔细观察,提出动作的重点与难点。
②师生互动:在上篮时怎样提高腾空高度?第二步步幅小以及右腿屈膝上抬能帮助我们提高腾空高度。
③学生原地做徒手的三步上篮练习,教师对动作问题提出纠正。
④学生讨论,分组练习,教师巡场指导,针对个别问题个别纠正。
组织措施:学生由原来的准备活动队形如(图1),前一二排向左转带入篮球场的一个半场,后两排向右转带入篮球场的另外半场分组练习如(图4),教师巡场指导,组别间可以进行上篮成功率的比赛。
(图4)
(三)恢复整理部分(5分钟)
1.教学内容
⑴整理运动放松:瑜伽放松练习。
⑵讲评:学生完成本次课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⑶收拾整理器材
2.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⑴教学活动
①集合学生。
②语言提示进行腰部、腿部放松练习,及调整呼吸放松。
③小结本次课的情况。
④安排值日生收拾器材。
⑤师生再见。
⑵组织措施:学生成四列横队广播体操散开,全体学生面向教师,队形如(图2)。
⑶要求:动作舒缓进行。
⑷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并布置课外作业。
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可能出现的问题:
(1)上篮步数不清楚,脚下动作不协调。
(2)腾空高度不够,右腿不能快速上抬。
(3)腾空投篮时,动作僵硬不协调,双手抛球,手臂伸不直。
(4)个别学生运球时球的落点不对,或太前或太后,导致起步不顺。
2、预防方法:
(1)徒手脚步练习站定,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适当屈膝,双手做持球状。自喊口令“一、二、投”,同时做出右脚、左脚连续向前跨两步后投篮的动作。(2)让学生扶墙或栏杆,快速屈膝抬右腿,放下,落地后重复数次,注意练习时的弹性和节奏感,这样既能增强下肢力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3)做原地单手投篮练习:站在篮圈右下方,双手持球,两腿为屈跳起后,在重心达到最高点处,开始由右手托球的下方,伸臂拨腕,可以将球直接投入篮筐,或打板进筐,逐人练习,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单手肩上投篮的感觉。
(4)对于运球基本功不过关的学生先进性运球的行进间练习,再过渡到运球的行进间上篮练习。
八、场地器材:场地:篮球场器材:跳高架2个、橡皮筋末端系一小球2个、篮球若干(根据学生人数而定)、秒表一个、纸笔。
九、效果预计:
1.预计70%以上学生能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6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60%左右。
3、测量心率方法:随机抽3至5个学生进行心率测试,开始热身部分测安静时的心率,准备活动热身结束时测热身心率,学习提高部分学生进行游戏比赛时测最高心率,整理恢复部分做完完全放松整理运动和调整呼吸后测恢复状态的心率。
4、练习密度为60%左右,学生获得适宜的运动负荷,有效的增强体质,并有利
小学六年级《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篮球行进间上篮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