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1 发表于 2023-6-20 11:16:30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长期艰难探索的结果,还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逻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它的社会的注意,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对立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最新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南、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世界意义。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相互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相互关系,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出的深层思想理论问题。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有很强的理论性、现实性、知识性、复杂性和挑战性,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世界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
人类社会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又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后, 人们就开始寻求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解放。“主义”即关于社会改造和建设的观点和主张的体系。
近代以来, “主义”首先是由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不同于宗教“神意“的社会主张, 如人文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等。资产阶级的“主义”以个人为本位, 强调个人价值, 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社会制度,并用了近300年。经过文化、政治与产业革命, 终于把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制度在欧美先进国家确立起来, 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这种制度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制度,对广大人民群众则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 与这种制度产生发展相伴随, 在现实地考察和批判资本主义矛盾、弊端的基础上,一种以社会为本位, 强调社会价值, 并旨在实现高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和主张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从文学描述、直接的理论到批判、预测加实验的发展, 在19世纪30 - 40年代达到顶峰。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对未来社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预测, 启发了工人的觉悟,为社会主义变革提供了思想材料。但由于其历史的局限, 这种社会主义具有空想的性质。
19世纪上半叶,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社会不断成熟,内在矛盾日益发展,无产
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运动规律,把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一经产生便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兴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19世纪下半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革命,建立了三个国际组织, 科学社会主义也在实践中受到检验、不断发展。
20世纪初,作为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俄国经历了三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开始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在这一背景下,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建设相结合,同帝国主义时代初期新现象和国际工人运动实际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发
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其最突出的贡献: 一是创立了科学的帝国主义论,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提出社会主义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二是巩固新生政权, 实行新经济政策,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之路, 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下,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时间是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六十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被迫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调整,出现某种起色,社会主义经历/凯歌行进0之后, 却由于照搬过于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而出现停滞, 面临挑战。因此, 自上世纪50年代起, 社会主义国家便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 世界社会主义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即通过改革,实现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模式的转换, 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
在新科技革命下, 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又有新发展, 社会主义面临新挑战,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再次转型, 东方现实社会主义则在改革中曲折发展。改革实践大大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但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 出现了两种不同结果: 苏东一些国家在改革的道路上, 逐步偏离以至改变方向, 最终断送了社会主义。另一些社会主义国家, 以改革开放的中国为代表, 则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 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
色和民族特色, 开辟了道路, 形成了理论, 取得了实践的成功.
总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党和人民长期艰难探索的结果, 还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的发展。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随俄国革命产生,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相联系; 新中国的建立,是世界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实践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世界社会主义改革浪潮为背景, 是借鉴各国改革的历史经验的逻辑结果,是科学社会主义新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最大的亮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封闭地产生, 也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它的社会的主义, 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简单的同一, 而是对立的统一。
1、从理论内容上, 吸收、借鉴、扬弃了其它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系统的观点体系,有着内在的知识逻辑。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但各种主义是其重要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之上,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创新。它否定了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作法,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围绕一个主题,抓住一个线索,形成了一系列理论, 把社会主义建立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之上,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初步解决了经济文
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之后,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难题。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收、借鉴、扬弃了自由主义的某些基本观点和理念。它强调个人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 要在尊重个人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价值, 不搞个人主义; 承认市场的作用和自发的机制,
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宏观调控、党的领导)与市场相结合, 不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 强调理性主义但主张按规律办事, 等等。再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否定、超越了民主社会主义, 强调价值, 但超越价值, 不是伦理社会主义; 借鉴混合经济,但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不同于职能社会主义; 强调推进民主建设, 但要从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
主义实际出发, 不搞/三权分立、西方民主;提出两个先锋队(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理论, 但不搞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等等。最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了民族社会主义的内涵和价值。强调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但不搞狭隘的民族主义, 霸权主义,要有开放的精神、世界的胸怀、和平与发展的追求和尊重多样性的境界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酝酿、形成、发展,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是建立在中国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 是对传统与现政治理论、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的超越。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 与传统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超越(批判、继承、借鉴与发展)关系是本部分内容的核心与关键。
值得指出的是, 一方面, 我们的确不能对其它主义一否了之。这样, 既不符合原则,也不符合实际,更是否定不了的,因为它们有人类文明成果的基因 (或因素), 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 是我们吸收借鉴的源泉; 另一方面, 我们又要注意其主义的历史与阶级的局
限性,尤其不能简单地混淆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趋同论), 采取盲目的拿来主义(西化),或
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话语权, 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酝酿、形成、发展,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建立在中国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是对传统
与现代政治理论、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的超越。
2、从政治实践上, 超越了其它主义代表的政治立场和社会利益
政治是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政治的选择,实质上, 就是某种利益选择和利益斗争。主义带有浓厚的利益内涵, 作为意识形态、国家哲学,主义在政治选择过程中, 包括制度、体制、政策、策略选择等不同方面的层次和内容, 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 代表着一定的利益、价值, 简单讲,主义0关系发展道路的总体选择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的建构,还是一种现实的政治选择。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内容上, 是超越(借鉴发展、继承发展)了各种主义的话, 那么在政治选择的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也是一种超越, 是超越了某些集团、阶层的利益, 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选择。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四分之一的世纪里, 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政治结构都已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巨大的社会变迁自然也反映在政治领域, 主义0的认同和选择在所难免, 在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0和民主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影响, 是值得人们关注的四大主义选择。
但值得指出的是, 四大思潮和主义, 从本质上看, 不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选择自由主义就是要重复西方发展的道路,就是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就是资本的利益, 劳动的灾难,最后也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真正的发展, 它不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是死路一条。选择传统的社会主义(或新左派), 不改革、不开放, 僵化保守, 抽象地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 却维护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 国家不能发展,人民的利益不能实现,
也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就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 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选择狭隘民族主义, 闭关自守或争霸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既不能拓展发展空间, 还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是一条斜路, 不是中国人民和
民族的利益所在。选择民主社会主义, 也是既不符合国情, 又不能团结人民, 最后只能是重蹈苏东剧变的覆辙, 葬送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做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
超越于各种阶层、集团、群体的利益,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上与其它选择不同,是一种超越。
为什么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政治选择,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超越了各种主义及其阶层、集团的利益呢?
首先,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方向, 才能从基础上保障、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广大劳动人民才能是生产的主人, 国家的主人, 才能共同建设共同享受经济
社会发展的成果。第三,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即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全国人民,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主义, 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的根本的利益。
总之,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而中共领导人民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 是人民群众的最
大利益, 也是一种政治选择上的/超越0, 对此, 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与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南,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范围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成果,反映人类历史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也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世界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世界发展道路的另一种选

中国现代化历史地选择了社会主义,但中国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结合经历了曲
历程。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联并进, 但在实现二者结合的过程中, 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交织。从毛泽东开始, 便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但由于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的探索没有能继续下去,还走了弯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总结了前3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 既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如何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再认识,创造性地解决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现代化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巩固社会
主义的问题,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就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拓了一条新路, 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坚持这条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并进的根本道路, 竭尽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就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历史和逻辑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实践还将证明我们一定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发展中不同于资本主义道路的另一种选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深深的谷底, 西方媒体和学者政客曾宣布社会主义崩溃了,共产主义消亡了。预言冷战之后将是资本主义的世界, 21世纪将没有社会主义的一席之地。与之相适应, 世界范围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右翼借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强力推崇新自由主义思潮, 推行自由主义政策与国际战略,一时间似乎只有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才能发展世界。然而, 20年后,面对当今世界的种种挑战,比较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结果,人们从当代世界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历史没有终结,社会主义仍有美好的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另一种发展道路和现代化的社会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从历史来看,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都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新成果。从内容上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回答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对的基本问题。从本质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是一方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另一方面又是在当代中国国情基础上, 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0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从道路、理论, 还是制度上都具有时代特点、已经形成许多民族特色, 还有很强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特点突出、特色明显、味道十足,是非常中国化、时代化、民族化的。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仅一定会不断放射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芒,而且还会放射出更加丰富的中国特色0社会主义的光芒, 从而为世界社会主义姹紫鄢红的百花园增添异彩。
参考文献:
孙立周.欧洲左翼党首次访华, 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N] .青年参考, 2008-09-2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邓小平文选, 第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8.
卡斯特罗谈全球化[J] .当代世界与政党资料, 1998-9-18,第137号.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编.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325.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10 月版, 第3卷第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